精彩回顾| 探险系列课程之同理心

同理心(Empathy),亦译为“设身处地理解”、“感情移入”、“神入”、“共感”、“共情”。无论你是企业主还是员工,无论你在销售部门还是IT部门工作,同理心都能让你的职业前景有所不同。良好的商业关系通常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,而要建立信任,你就必须先了解对方想要、需要和期望什么。同理心可以使这成为一个自然的过程。因此,无论你是想与同事、员工和老板建立健康的合作关系,还是试图组织以信任为基础的营销方式,同理心都会有很大的帮助。那么在探险系列课程中“同理心”有意味着什么呢?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探险课程之同理心篇。



相信体验过《致敬勇者》课程的小伙伴是否有印象,当中有一段讲述:一群登山人员在他们下山时没有营救途中一位奄奄一息的登山者,最后这位登山者离世。而这群“见死不救"的登山人员收到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质疑他们道德,没有人性...


事实上,当我们被迫在高度缺氧的环境中对生死情况做出极端决定时,这些评判的人自己往往从未经历过这种情况,这是一种伟大的冒险精神他们不明白。8000米高的死亡地带是什么样子?在珠穆朗玛峰上,当你和你团队发现一位登山同伴活着躺在岩架上,但无法移动。在极端情况下营救也许意味着可能有更多的人面临危险、失去生命......作为团队成员的领导者你要怎么去做决策?


同理心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认为是坚持下去的能力。如果我们真的处于别人的处境中,我们会怎么做或怎么想?这是一种在下结论或做出决定之前,通过别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局势的能力。你的同理心并不意味着认可,并不是说你必须同意别人的观点。


当我们努力推动变革或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工作并做出关键决策时,与我们的队友、客户、领导者和供应商感同身受的能力不仅使我们能够做出更有效的决策,而且使我们了解这些决策的后果将如何影响他人,并做好相应的准备。那么,你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的决策更有同情心呢?


4月22日学员共创分享


(分享一)

同理心放在探索者系列这个里面,其实也会设定上这样一个场景。当企业可能遇到外部的环境变化或者要去发生变革的时候,其实我们是要去理解到团队内部的这些成员,他们在面对这些变化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反应。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做决策或者去面对改变的时候其实是很难的,因为大家都会害怕失去一些东西,失去权力,失去自己的影响力,依据他们既得的一些利益。


所以说我们在做变革之前,其实是说了很多关于让大家去打开说出自己的真心话,当每个人都分享了这些事情以后,我们突然发现这些高管们之间的关系就走近了,以前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恐惧,一些变化,可能害怕失去公司的一些地位等等的,在这个时候大家就放开了。很多企业都在做变革,但真真正正变革尤其是在顶层设计的这种变革,它一旦成功的时候,其实它是不可能抛开对核心团队或者说是对人的关注的,一旦他没有关注到这一点的话,这个变革其实是很难往下推的,这是我的感受。


(分享二)

讲到同理的话,实际让我想一些年轻同事,他们有很多人不太愿意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,我开始认为是我们之间没有建立信任,然后开始去鼓励他们说话。


可是后来我仔细想了想说他们为什么不肯说,就是因为他们有害怕。第一个是怕说出来的话之后是没有任何的效果的。说出想法但是说了之后好像没有任何的推动与改变,慢慢变成从害怕而到觉得没有希望,他们发现说了之后希望就被扑灭了,然后慢慢扑灭几次之后就发现说他不仅仅只是害怕,更多的是没有用,是无力感。


所以我就在想要打破这样的情况,是让下属觉得自己是有希望,需要领导者有一定的包容心。就当他人跟你的观念不一样,或者说出不一样的情境的时候,你有没有真正的去多元化的去包容他,无论他是什么样的背景,无论他讲了什么样的一个话,都可以去包容,而包容的同时可能还需要给予一定的认可。


所以在同理心里面,我觉得可能还是会有一定的认可度。因为如果你对他听到的东西完全没有认可度,其实也就只是听了而已,所以他也感受不到说你给到他的一些支持,可以帮助他去抵消他的那些害怕的一些心理。


(分享三)

我试着回应一下刚刚的学员,其实组织管理的底线是个责任,是组织目标,所以我们就需要评估,我们可以同理每一个人他想要的,但是我不能同意每一个人想要的,我不同意的基础是哪里?


我不同意基础是公司的战略目标,公司坚持的价值观,所以这就有一个部分,为什么说领导者需要有坚持有勇气,那就是说“不”的勇气。


我同理了之后的“不”是非常坚强的,是一份温柔的坚定。没有同理的勇气是一份辱骂,只有同理是一份懦弱。在我的心里面,所以如何去坚持的在岗位上柔韧的在那里站着,其实是对人很一一个挑战。所以,到最后你会发现无论你做什么选择都有一个后果,但是我一定要知道我选择的前提是什么,这个是蛮重要的。


更多分享欢迎您来加入探讨....


探险系列体验课程 安排与报名